袁家湾隧道---病害处治工程引进最新施工技术与工艺
2016/01/31一、工程概况
袁家湾隧道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境内,是G316线杨店至江洛公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,于2010年建成通车,已运营5年。
袁家湾隧道全长420米,隧道采用《公路隧道设计规范》JTG D07-2004 所推荐的隧道内轮廓,即拱部为单心半圆,侧墙为大半径圆弧,仰拱与侧墙间用小半径圆弧连接。隧道净宽 10.00m(1.0+0.5+2×3.5+0.5+1.0),建筑限界高度 5.00m。隧道路面设计为 32cm 水泥混凝土路面,两侧人行道高度为 30cm,宽度为1m。隧道洞身衬砌除Ⅵ级围岩土质隧道采用矿山法原理设计外,其余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,采用复合式衬砌。
受设计、施工、所处环境等多方面影响,隧道结构使用安全性较差,急需进行维修加固处置。
主要病害:
路面隆起,开裂及破损、衬砌开裂,渗漏水、检修道破损、排水系统不畅通、衬砌厚度不足局部位置背后脱空、仰拱及回填层厚度不足,局部不密实。
病害照片:
隧道衬砌裂缝
隧道衬砌斜向裂缝
隧道路面纵向裂缝
隧道路面破损,网状裂缝
路面开裂及破损
隧道衬砌渗水腐蚀
隧道衬砌渗水腐蚀
隧道衬砌网状裂缝渗水腐蚀
病害成因简单分析:
1)衬砌厚度不足,衬砌厚度不均匀,局部段落存在空洞,导致衬砌承载力不足、受力不均,产生开裂。
2)原隧道仰拱填充不密实,结构厚度不足,并且雨季雨水浸泡导致周边岩土体侧压力及基底反力增大,最终导致路面开裂破损。
3)隧道排水系统不完善,地下水不易排出,且结构开裂,故存在渗漏水现象。
整治思路:
1、针对对衬砌开裂进行环氧树脂胶灌注封闭加固。
2、针对路面开裂及破损位置,进行凿除路面板、仰拱填充,重新施作仰拱及路面结构。
3、隧道洞身渗漏水,采用凿槽埋管法引排周围地下水,对衬砌渗水严重段落在拱脚处增设引水沟,并疏通隧道原有排水系统。
4、衬砌厚度不足、局部位置背后脱空段落,采用粘贴W型钢带加固处治;对局部位置背后脱空进行注浆处治。
施工前照片:
施工中照片:
施工后照片: